十二时辰养生法
十二时辰与养生重点#
子时(23:00-次日01:00)—— 胆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深度睡眠。子时是人体阴气最盛,阳气初生的关键时刻。胆主决断,此时熟睡有助于胆经气血的运行和胆的正常功能,使人第二天头脑清晰,精力充沛。
- 建议: 在23点前入睡,保证优质睡眠。可以多伸懒腰,挠头。
丑时(01:00-03:00)—— 肝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肝脏排毒与修复。肝主藏血、主疏泄,此时是肝脏进行新陈代谢、排毒和修复的最佳时间。
- 建议: 保持熟睡状态,避免熬夜,这能最大限度地支持肝脏工作。如果此时不入睡,肝脏还在为身体输出能量,会对其造成损害。
寅时(03:00-05:00)—— 肺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气血重新分配。肺主一身之气,此时人体气血从静止转为流动,肺会将气血输布到全身。肺与大肠相表里。肺主皮毛(出汗,发汗也和肺有关)
- 建议: 此时也需要保持深度睡眠,肺才能更好地进行气血的分配和运行,从而让人在早晨醒来后精神焕发。
卯时(05:00-07:00)—— 大肠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排便排毒。大肠主传导糟粕,此时是大肠经气最旺盛的时候,有利于肠道蠕动,排出体内毒素。
- 建议: 晨起一杯温水,有助于肠道蠕动,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。适度的晨练,如散步、打太极拳,也有助于大肠经的通畅。
辰时(07:00-09:00)—— 胃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吸收营养。胃主受纳、腐熟水谷,此时胃经最旺盛,是消化吸收的最佳时段。足三里按摩。早餐吃好才能脾运化
- 建议: 吃一顿营养丰富、清淡易消化的早餐,为上午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充足能量。
巳时(09:00-11:00)—— 脾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运化水谷。脾主运化,将胃腐熟的食物精华吸收并输布到全身。脾主肌肉(脸垮,眼皮垂)脾养气血。(睡觉流口水,脾虚)
- 建议: 保持良好的工作或学习状态,此时也是思路清晰、效率较高的时段。避免思虑过度,以免伤脾。
午时(11:00-13:00)—— 心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养心安神。心主神明,此时心经最旺盛,是阴阳交替、阳气最盛的时候。
- 建议: 短暂午休,即使是闭目养神5-10分钟,也能养心安神,缓解疲劳。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。
未时(13:00-15:00)—— 小肠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精华吸收。小肠主受盛化物,将午餐的营养进行消化吸收,并将清浊分离。
- 建议: 午餐要吃得有营养,确保小肠能充分吸收。此时也是工作或学习的黄金时段,效率高。(心与小肠相表里)(小拇指麻有可能是心,小肠两个经络有问题)
申时(15:00-17:00)—— 膀胱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排泄水液,补益肾脏。膀胱主藏津液,气化则能出焉,是人体排泄水液的主要器官。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经脉,气血旺盛时能促进代谢废物排出。(身体干燥嘴巴干)
- 建议: 多喝水,促进排尿,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。此时气血上达头部,是学习和工作的又一个高效时段。
酉时(17:00-19:00)—— 肾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储藏精气。肾主藏精,是先天之本,生命活动的原动力。此时肾经最旺盛。(肾与膀胱相表里)
- 建议: 适度活动,避免过度劳累,为身体储备能量。晚餐宜清淡,不宜过饱。
戌时(19:00-21:00)—— 心包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保护心脏,准备入睡。心包经具有保护心脏、藏“神”的作用,此时阴气渐盛,阳气渐衰。(劳宫穴,膻中穴)
- 建议: 此时应心平气和,不宜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,可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,如散步、听音乐、阅读,为入睡做准备。温水泡脚有助于安神。锤手臂内侧,双手合十,肩膀放松,往上走,看指尖
亥时(21:00-23:00)—— 三焦经当令
- 养生重点: 百脉休养。三焦是人体水液和气机运行的通道,是人体元气运行的“总指挥”。此时是全身气血休养生息的重要时刻。
- 建议: 保持心情愉悦,平心静气。最好在亥时结束前(23点前)进入睡眠,让身体充分休息,为第二天储备能量。
现代生活中的应用#
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,完全遵循十二时辰养生法可能存在挑战,但我们可以尽量调整和适应:
- 规律作息: 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和起床时间,尤其是保证子时(23点-1点)进入深度睡眠。
- 均衡饮食: 早餐吃好,午餐吃饱,晚餐吃少,并注意食物的搭配和消化吸收。
- 适度运动: 结合自身情况,选择适合的运动时间,如卯时晨练,申时工作间隙活动筋骨。
- 情绪管理: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避免过度焦虑、愤怒,尤其是在丑时和午时。
- 顺应自然: 多接触大自然,感受日出日落、四季更替,有助于身心和谐。
十二时辰养生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,通过顺应生物钟来调养身体。即使不能完全做到,理解其核心理念并加以实践,也能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。


